解读中纪委文章《深入推进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

2023年05月30日

  2023年3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了题为《深入推进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的文章。文章称,组织开展对中央企业金融板块摸底监督,全面排查金融板块廉洁风险和监管监督现状;指导加强中央企业新能源业务板块廉洁风险防控,坚决查处典型案件。下面从三个方面,解读该文章要点。

  一、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

  文章提出,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中央的徙木立信之举,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一抓到底、一刻不松。能否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检验国资央企领导人员是否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必须始终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决破除“国企特殊论”,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国资央企落地生根。

  (一)严肃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当前国资央企享乐奢靡问题依然易发多发,其中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公款报销等问题突出,隐形变异潜滋暗长。要紧盯不放、寸土不让,对国资央企领导人员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二十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从重处理。

  (二)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也是影响制约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必须找准症结、精准纠治。要紧盯国资央企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担当不用力、对政策举措和工作部署机械野蛮执行,领导人员政绩观扭曲、权力观异化、任性用权乱作为、玩忽职守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从典型案例查起,动真碰硬、深挖细查、务求实效。

  (三)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结合典型问题加强对国资央企作风建设的指导,督促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指导督促中央企业在严厉惩治不正之风的同时,大力弘扬国有企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新时代中央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更好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二、强化高压震慑作用

  文章表示,当前国资央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决亮剑、重拳出击、精准拆弹,强化高压震慑作用。

  (一)持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紧盯重点对象,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及时掌握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查处党委(党组)管理干部和其他重要案件情况,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严的信号。

  (二)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化拓展融合监督,严肃查办案件;组织开展对中央企业金融板块摸底监督,全面排查金融板块廉洁风险和监管监督现状,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产融结合;指导加强中央企业新能源业务板块廉洁风险防控,坚决查处典型案件;推动国资央企持续深化“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国资央企领导人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巩固深化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结合查办的重点案件,注重发现同类企业的共性问题,同步谋划以案促改促治促建。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进一步用好案件通报,督促国资央企持续落实纪检监察建议,深化源头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监管漏洞。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三、聚焦“关键少数”做实日常监督

  文章强调,必须把国资央企领域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领导人员重视、警醒、知止。聚焦“关键少数”做实日常监督。全方位了解干部,进一步破解信息不对称的监督难题,打牢日常监督基础。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用好工作沟通、谈心谈话、廉政谈话等监督手段,督促国资央企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切实提高日常监督能力水平。